刀煮師

凸槌的阿巧

獻給熱愛舞台劇的文化人

珠仔山---刀煮師的故鄉

據時期,埔里盛產甘蔗,民眾偷吃自種的甘蔗還會被罰,大白天穿紅衣,步行到台灣地理中心碑投錢以示懲罰。由於日本人的統治手段,造成土地分配不均,產生許多大地主與弱勢的佃農。

台灣光復後,家家戶戶小孩眾多,雖然佃農們都辛苦地耕作,但是稻米上繳給地主後,餘糧已不足一家大小食用,必須將米混雜地瓜做為主食,小時候一幕幕小孩子爭相挑食米飯的情景歷歷在目。

因為物資極其匱乏,農民普遍貧窮,自家養的豬與雞、鴨、鵝是為了賣錢籌措子女教育費用,平時三餐很難有魚、肉吃可吃,因此每逢村中有喜事辦桌,就成為居民打牙祭的機會。慢慢地,珠仔山辦桌風氣也逐漸展開,當時珠仔山在婚、喪或佳節喜慶時分,主人會邀請親友、鄰居一起聚餐,一般是由村民一起合作烹調料理,再一起分享食用,尚無總鋪師辦桌的形式。

辦桌應是日治時代結束後,台灣光復初期逐漸形成的。當時辦桌的方式是由主人聘請一位刀煮師(如早期的阿播師、朝財伯)幫忙開菜單、買菜與烹調,而擺桌、洗菜、切菜、上菜、洗碗、打掃等工作,則由來自左鄰右舍鄰居們的幫忙,稱為"水腳" 。常見的赴宴景象是扶老攜幼,年輕力壯者要扛一張四方桌、四張椅寮,也有些居民挑碗盤一起赴宴,杯晃交錯、酒足飯飽之後,大家再一起復原場地,其樂融融。當時也盛行分"菜尾"的風氣,婚喪慶典後,由主人家將剩菜加熱,挨家挨戶送與鄰居分食,因為當時物資極為短缺,三餐不繼,菜尾有時會有肉屑參雜菜中,極其美味,成為兒時美好的回憶。

初期的辦桌並沒有菜單,刀煮師也缺乏數量與比例的概念,食材經常估算不準,因此菜量時常過多要不就太少,造成主人與刀煮師之間的爭執!

早期的總舖師俗稱"刀煮師",跟隨刀煮師幫廚的稱為"水腳"。據社區從事辦桌的達人--林古女士表示: 她是在26歲時不經意的踏入辦桌這個行業,跟隨阿播師、朝財伯辦桌,先擔任水腳(捧菜),之後慢慢當阿播師的助手,幫忙烹飪與開菜單,別人都說她是天生的廚師,因為她沒學就會了。

阿播老人家鼓勵年輕靈活的張林古出來幫忙辦桌,菜色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變化,她不怕勞苦,就這樣無薪地幫廚三年,負責訂定辦桌的菜色與流程。三年後,李朝財先生也認為她足堪大任,請她收下主人家的紅包,才正式開始步入辦桌的行業。 經過30餘年,她大力扶植社區年輕婦女,教導烹飪手藝與估算菜量技巧,使她成為珠仔山名號響亮的刀煮師。因為她不藏私的付出,今天珠仔山才有10位總舖師在大埔里地區執業,現在各地的辦桌場所時常都可以看到珠仔山總舖師的蹤影,珠仔山今天有辦桌的產業,要特別感謝她的功勞。

話說林古小時候,住在國姓鄉大石村,12歲前幫家裡養豬、種菜。之後,一個機緣到日本銀行所長家裡幫傭,煮飯、洗衣、整理家務,雇主見其聰慧,對她相當照顧,出錢讓她學裁縫、學騎單車....,因此那段時間她增長智慧也學了不少知識。22歲那年,經由媒人說項,與水里鄉張如三先生結婚,對象是個農家子弟,天生好命的她,遇到了一個疼她的老公及婆婆,種稻的活兒,她只需挑秧苗,無須下田。直到32歲那年,舉家從水里鄉搬到珠仔山,開始投入辦桌行業,才展開她更精彩的人生。

<公碗盤>辦桌向鄰居借用的碗筷常常因為不小心破損,造成困擾。其大小、樣式也不敷辦桌所需,另外婚喪喜慶所需大型帆布也經常不足。經過仕紳決議,由社區醒覺堂大廟募資購置各式鍋、碗、瓢、盆、桌椅、帆布以供居民借用,稱為"公碗盤",後來因為日漸毀損,沒有補充,而且包桌辦桌制興起,公碗盤制度逐漸式微而終止。

珠仔山因為有月圓師、阿容師、阿綢師等人長期跟隨張林古身邊當幫廚,學習手路菜與食材斤兩估算技巧、烹調技術,之後漸成氣候,成為埔里響亮的總譜師。之後游阿雪、富美和月圓師三人組成團隊;阿綢師和盧採月組成另一個團隊;阿容師與文貞也組成團隊到處接案辦桌,張林古則和黃雙發搭檔辦桌。在張林古56歲那年,她眼見大家都已獨當一面,可以自己接單辦桌,她即宣布引退,改以種菜、賣菜維生。

社區現有辦桌業者中,王月圓、阿綢師已退休;游阿雪傳承給女兒玉玟;黃雙發傳承給媳婦瑞香;阿容師傳承給兒子黃鴻文,開設圓頂屋餐廳;彩月、文貞、麗嬌則各自獨立接單辦桌,成為社區總舖師的生力軍。

珠仔山社區發展協會
版權所有 2019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